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以新理念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
2017-09-16 15:31
来源:
中国旅游报
在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全域旅游“五观”理念的提出,将成为全行业奋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努力实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科学理念与思想指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全域旅游越向纵深推进越需要先进理念指导。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指出,树立全域旅游的体制观,需要全域的见识;树立全域旅游的资源观,需要全域的眼界;树立全域旅游的产品观,需要全域的能力;树立全域旅游的业态观,需要全域的胸怀;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观,需要全域的品质。在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全域旅游“五观”理念的提出,将成为全行业奋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努力实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科学理念与思想指引。
任何一种先进理念的提出和形成都有一个过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也不例外。全域旅游提出以来,一直是旅游学界、业界甚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议的话题。有的偏重于全域旅游的“全”字,做出了全要素、全市场、全产业、全时间、全过程的解释;有的侧重于“域”字,做出了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管理域的解读,这些都为全域旅游理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各地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加强设计,大胆创新,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推进新模式,这些又为全域旅发展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全域旅游之所以如此抓人眼球、让人热议,不在于这个名词本身,而在于全域旅游的提出完全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背景,正好切中了我国旅游发展的现实问题。
“五观”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正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大势、认真梳理我国全域旅游实施一年多来生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旅游业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游客文明素质逐步提升期、旅游市场秩序逐渐规范期、各类矛盾凸显期“五期叠加”开出的药方,凝聚着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
毋庸置疑,“五观”这一新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是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指挥棒”,需要牢固树立和深入推进。笔者认为,树立和贯彻全域旅游“五观”新理念,当前需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全与域”的关系。一年多来的生动实践表明,全域旅游的“全域”既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概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空域概念,而是一个立体的、综合的、全局的、战略的、长远的理念。树立和贯彻全域旅游“五观”新理念,必须把“五观”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作为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来把握,处理好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做到一体领会、一体坚持、一体贯彻,既防止顾此失彼也防止相互替代。
二是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树立和贯彻全域旅游“五观”新理念,是一个破与立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全域旅游“五观”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全域旅游“五观”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全域旅游“五观”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另一方面,要强化系统思维,通过学习辅导、集中培训、宣讲解读、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各级各地统筹贯彻全域旅游“五观”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践行全域旅游“五观”新理念,必然要求构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大体制、大资源、大产业、大业态。作为负责顶层设计的国家旅游局、各省市区党委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上下联动,加大统筹力度,争取在推进“多规合一”、建立现代旅游治理机制、强化旅游用地保障、旅游数据改革等涉及旅游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市区县级党委政府和相应旅游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旅游局和本省市区党委政府的任务分工,拧成“一股劲”,做到一张蓝图抓到底,不断推进全域旅游“五观”新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域旅游“五观”新理念,将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全行业只有牢固树立和贯彻全域旅游“五观”理念,才能占据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旅游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王红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