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生态和谐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谐
发布时间:
2016-03-18 15:59
来源: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 主持人:裴书记,据我们了解,您今年有一份《关于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您觉得建设美丽乡村,能给村民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实惠?
裴春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要求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应该是一个组合拳,不仅仅是一个外观的变化,比如说盖上新房子,把房子盖的古色古香;还是一种内在的改变,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是人的文化、道德、思想的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带动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我调研了很多全国美丽乡村及古色古香村落,发现到这些地方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对当地老百姓来讲受益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切实带来了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是能和大城市有见识的人对话,交流,能开阔村民的视野,提升村民的素质。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裴寨村的村民,以前客人或游客来了都不敢见,更别说交流了。现在,不管谁到我们村,村民都敢主动打招呼,这就是一个变化一个提升。在我投资的宝泉风景区,以前百姓用家乡话和游客沟通,说几遍游客还听不懂,非常费劲,农民被逼地主动学普通话。景区的附近村民现在都学会印名片了,介绍小菜馆的菜品和特色,尤其好多村民还学会了扫二维码,我觉得各个有用的工具,老百姓都在尝试应用。这些变化我感同身受,这说明环境带动作用不容小视,不管是耽误赚钱也好,和别人沟通浪费时间也好,逼着村民自己往前改进。
主持人:裴书记,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您怎么看待这一话题?
裴春亮:“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包括供给侧改革,中央的好政策,在我们当地,在我们裴寨村迅速的展开了。老百姓有一个共识,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保护自然生态。自然产生美,一棵老树不管花多大的代价,比如绕路,我们都不能毁坏。关于生态,我认为不仅仅是一个自然风光的生态,我更想说的是人的生态,这个更重要。比如说男女比例失调,就是人的生态。人的生态要和道德诚信体系建设联系到一起,和教育文化联系一起。习近平主席最近提到社会发展中的长版和短版,其实,人也有长班和短版,人的知识和见识有长短,人的生态非常重要。大城市里对门邻居不知道是谁,我们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认为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人人都是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的。因此,人的生态要和自然生态和谐统一。
主持人:裴书记,当前部分农村存在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农业生产化肥和农药污染、河流污染等问题,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裴春亮:我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主要着力点有三方面:
(一)政策鼓励。制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推广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的节约型农业。
(二)抓好源头。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防治设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 (三)完善机制。可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方式,对偏远、不具备条件的乡镇的生活垃圾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提高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形成农村绿色生态环境治理的合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