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脱贫需因地制宜 让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
2016-03-05 16:36
来源:
映象网
“我认为绿色发展说白了就是可持续发展,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的田园美景。”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认为,农村要发展就必须走集约式、高效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据了解,新乡市辉县裴寨村位于太行山丘陵地带,这里的村民在2005年以前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只能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缺水的问题给这里村民的生产发展带来了阻碍。
“但是2005年之后,裴寨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2005年的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变成现在的人均收入达到11800元。”裴春亮感慨,这一切都源于裴寨村村民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裴春亮说,以前的裴寨村是一个缺水村,农业灌溉是个大问题。在痛定思痛后裴寨村全村老少齐上阵,历经四年从太行山100多公里外的石门水库引来了水。
为了这一天,全村老少600余人自发出工出力用时4年修建的裴寨水库,终于看到清凌凌的水,解决了全乡2万6千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这个祖祖辈辈头疼的“缺水村”,变成了泽及周边的“富水村”。
水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发展的问题就紧随而至。裴春亮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然中央有指示,国家有政策支持,裴寨村又有自然条件,那么村里就应该有行动,实现与中央的上下无缝对接。于是,旅游业在裴寨村应运而生。
近年来裴寨村以"山水"为主题发展旅游业,全村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步打造裴寨生态旅游项目,这些在无形之中带动了全村各项事务的发展,拓宽了村民的致富之路。”
“只有依靠自然风光,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山才能变成金山,水才能变成绿水,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了乡愁”,裴春亮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