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裴春亮代表:感恩伟大时代,投身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0-05-25 16:04
来源:
经济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裴春亮,今年是他第13次参加两会。13年来,裴春亮真正地感知到了家乡太行山、整个河南、乃至全国农村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他盛赞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盛赞家乡的变化。
裴春亮说:报告中,一串串饱含深情的数据,一句句情系人民的话语,让我内心充满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国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安全顺利召开两会,共商国事,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在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时刻,党把人民放在最最重要的位置,人民群众内心迸发出“听党话”的激情持续高涨,“跟党走”的步伐铿锵坚定。这就是“党领导一切”的巨大政治优势,“全国一盘棋”的巨大制度优势。
这种优势,不仅在抗疫中发挥出巨大能量,也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巨大力量。一年来,我们河南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我亲历并见证了这一过程,具体来说,有十大变化。
一是精准扶贫政策好,全省甩掉了贫困帽。解决了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的贫困难题。比如裴寨原来是省级贫困村,现在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旅游模范村,2018年被中组部确定为“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教育基地实践教学点,全村805口人,去年底,光企业分红这一项700多万元。
二是农机隆隆走中原,农业越来越高端。在我们河南,种粮的农民最风光;我们750余座无公害蔬菜大棚,实现农超对接,一斤黄瓜比别人贵2毛钱,每亩地年收益从五六百元提升到五六万元,有的甚至达到十多万元。
三是土地流转人心暖,低产改造成良田。条条块块的农田变成了集中连片的大粮仓,今年我们张村乡2万多亩低产田也将改造,农民收入高,社会效益好,老百姓拍手叫好。
四是特色农业成品牌,卖到全球成亮点。我们太行山区的裴寨村,也通过互联网+平台,就地取材,经历了一场“从烂到红薯窖到变成酸辣粉,从沿街叫卖到网上推销,走向世界”的红薯革命,生产的酸辣粉卖到了日本、韩国。
五是厕所革命力度大,改造乡村脏乱差。冲水马桶进村入户,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们以厕所革命为契机,协同推进生态、文化环境大提升,打造群众健身、学习、休闲场所,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乡亲们的生活环境更优美,幸福指数更高了。
六是综合治理成效显,和谐乡村美如卷。红白喜事攀比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干事创业的人多了,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高了。十多年来,我们裴寨村没有一个调解户,没有一个上访户,没有一起治安案件。
七是城乡差别在缩减,回乡创业成首选。我们提出“让爱回家”,规划打造了品牌多元、服务高端、可供2000人就业的裴寨社区服装产业园,让周边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不远离家门就能奔小康。
八是互联网加成习惯,农村老太会下单。我们裴寨村跨境电商还带动全乡406个贫困户家家网上“淘金”、户户“线上脱贫”。
九是天蓝水清大变化,全省人民都在夸。我们河南大地路两旁、沟两侧、河两岸,到处都是树成林、花成海,美丽河南就像一幅画。
十是核心意识树的牢,基层党建质量高。中央精神在我们河南学得深、悟得透、抓得实,从这次疫情防控大考足以证明。
我们河南乡村振兴的实践证明,只有闭塞的思想,没有偏远的地方,如果不开动脑筋,好地方也干不出好业绩,昏昏沉睡的庄稼汉,金饭碗也只能装咸菜,激活了沉睡的黄土地,土瓦罐也可以熬鸡汤。作为一名村支书,我总感觉能力小,时间少。在只争朝夕的关键时期,慢一步差之千里,误一时遗憾终身。我们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这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担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