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在“一花一草”中传承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
2022-01-29 08:42
来源:
一砖一砾,一方一寸,一花一木,流于脚底,映入眼帘,无不在向慕名宝泉的游客展现着它的美好。
您知道吗?从漫山荒野到曲径通幽,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无不凝结着我们一线人员的点滴心血。
对于一线人员来讲,“脚上功夫”可是我们的基本功,我们每天都要把自己负责的区域走上若干遍,一个不小心就走出了一两万的步数。我们的片区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带着目的走,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走。当看到光滑的路面 、凸起尖角的石头,他们会想到游客可能在此跌倒、磕伤;当看到深水旁边大石头上站满游客拍照时,他们会思考怎样做好防范,确保游客安全;当看到游客靠在树旁小憩时,他们会琢磨怎么在一片绿荫之下增加休息区……为了将服务做到更好,他们无时不刻不在思考,也正是这么多的思考,成就了越来越完美的景区。
通往北潭的主步道,因靠近山体,每遇大雨,泥水便汇流成河,肆意流淌,今年暴雨过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新修的休闲平台,很少露出它的真实样貌,它就像一个爱玩泥巴的孩童一般,大人刚洗干净,一会儿功夫,就又抹得满脸泥水。其实,哪里是他调皮呀?负责这片区域的景主管对此十分无奈,他想,一定要根治这个问题,这不仅影响美观和通行,越冲越滑的路面,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他多次寻求施工队的帮助,希望问题得以解决,此时恰逢景区灾后重建工作多管齐下,各处施工如火如荼。一个工程完工,景主管便去询问一次,得知人家还有安排,他就等第二个工程完工,再去跟催……如此往复,搞得施工队的工人都乐呵着说:“景主管呀,我是真佩服您的劲头!”终于有一天,景主管笑了,他的“小工程”开工了,打洞、开孔、切槽……样样按着他的要求来,从此,山体与平台结合处出现了一个弧形围挡式座椅,座椅后挡住流水以疏通,座椅前供游客休息,可谓一举两得。
几乎同一时间施工的还有潭头电站院内排水工程,山上的水顺势往下流,先是流至电站院内一小卫生间前,再流入院内地势更低的水泥路面,雨季时,整个院子都是湿漉漉的。景主管是执着的,他看见一个问题就要解决一个问题。与卫生间相连有一墙体,从卫生间前开始,靠墙下方全部切槽,槽上方墙体内开孔,穿插引水管,将墙后积水引至水槽,如此,周围分散的水就都集中在这一条槽内,最后流入废水池进行污水处理。槽外,装饰的木质花箱整齐摆放,如果不细心,还真的发现不了呢!
这只是两处小小的施工,日常工作中,我们还有很多更小的施工,没有细节就没有完美。无论大小,我们都会精益求精,传承工匠精神,以匠心筑就梦想。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